- 在历史上哪对君臣关系是典范
- 三国演义,武将前三排名是哪几位
- 为什么凤雏庞统不像诸葛亮等着别人三顾茅庐
- 《三国演义》中的灵魂人物是谁
- 刘婵临幸了张飞的2个女儿,却为何不要仪表
- 如何评价三国蜀汉最后皇帝刘禅的“乐不思蜀
- 形容话没有说完,早已睡着的成语有哪些
- ()手可得的成语是什么
- 正史的三国和演义的三国差别在哪里
- 《三国演义》人物的狠人狠话,你最喜欢哪3
在历史上哪对君臣关系是典范
本期话题
在外19年后,晋文公终于返国执政。一人践祚,鸡犬,跟随文公多年的功臣集团都在翘首以盼的,等待着文公的封赏。可是曾经在争取秦国援助的外交谈判中为晋文公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赵衰不但没有获得在中央任职的高位,却被晋文公远远地发配到了太行山以南的原县去做县长。究竟晋文公为什么要这样薄待赵衰,他的任命背后藏着怎样的呢?
01
晋文公执政之初,赵衰在晋国的官僚体系中究竟居于何种地位?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写道:
“重耳为晋文公,赵衰为原大夫,居原,任国政。文公所以反国及霸,多赵衰计策。”
——《史记·赵世家》
在这里,司马迁的叙述又一次出现了荒腔走板的失误。原邑远在太行山以南的河内,距离晋都绛邑路程颇远。假设赵衰此时主持国政,他自当身在国都,怎么可能被远远儿地发配到原邑去呢?
远离国都而能遥秉朝政的实例,历史上有没有呢?
也有,比方说曹操。曹操执掌东汉的时候就曾长年定居邺城,遥控远在许都的汉献帝。但你能想象赵衰有这么大的能量,遥控得了晋文公吗?
赵衰在什么时候,又为什么去了原邑?《史记·晋世家》载:
“(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于是晋作三军。赵衰举郄縠将中军,郄臻佐之;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赵衰为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为右:往伐。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而以原封赵衰。”
这段短短的文字记载中出现了两处失误:
首先,晋国实行的是军政一体的政治体制,的高级将领也同时是的领导人。从公元前633年被庐阅兵作三军六卿起,三军的正副长官便一直是的执政卿(当然,执政卿的数量并不固定为六人,此后晋国一度扩编三军为五军,则执政卿由六位增至十位)。
上文明明已经清晰地罗列了第一届晋国六卿的名单:
中军将:郄谷 中军佐:郄溱
上军将:狐毛 上军佐:狐偃
下军将:栾枝 下军佐:先轸
当中没有赵衰的名字,可司马迁仍固执地认为赵衰此时就是主持国政的大臣,于是硬生生地在六卿人选中插入一句“命赵衰为卿”。
不登三军将帅之位而被任命为卿,在晋国的历史上我只看到过仅有的一例。《左传》载:
(公元前627年)反自箕,襄公(中略)以一命命郄缺为卿,复与之冀,亦未有军行。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传》
公元前627年,下军大夫郄缺被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任命为卿,这时五军十卿中的上军将和新上军将其实是出缺的,但襄公没有将这两个职位中的任何一个实授郄缺,郄缺顶着空名,做了一个指挥不了的散卿。
这个特殊的安排背后有深刻的原因:郄缺的父亲郄芮曾经是晋惠公夷吾和晋怀公子圉的心腹,在晋文公即位之后发动过对晋文公的刺杀行动,失败受诛,所以文公父子对郄缺的忠诚有所保留,不敢轻率地授予他兵权。
但用这个特例来比附被庐之搜时赵衰的处境并不合适,被庐之搜的时候三军六卿满编满员,且赵衰和晋文公又有连襟之亲,他显然不同于后来的郄缺。
赵衰是否任卿,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及使郄縠将中军,郄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为右。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被庐阅兵时,晋文公确曾有意命赵衰出任下军主将,但赵衰主动将这个位置让给了留守大臣栾枝。这一点,《国语》的记载也可作旁证:
公使赵衰为卿,辞曰:“栾枝贞慎,先轸有谋,胥臣多闻,皆可以为辅佐,臣弗若也。”乃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
——《国语·晋语四》
无论赵衰此时让出卿位的动机是什么(关于他的动机问题,我们将在下文中进行分析),但事实都一样,那就是赵衰并未在公元前633年登上执政六卿的位置。
02
其次,司马迁说“以原封赵衰”,意思是原城是赵衰的封邑。可杨伯峻先生为《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传》作注的时候却说原邑此时并非赵衰的封邑,而是直属于国君的县邑,赵衰不过是担任了原县的县宰而已。究竟他俩谁说的是事实?
我个人倾向于赞同杨伯峻先生的意见。原邑是公元前635年由周襄王赐予晋国的领土,这座城邑在晋国的历史上很可能经历过由县邑到封邑的归属变化。《左传》记载:
(公元前632年)二月,晋郄縠卒。原轸将中军。
——《左传·僖公二传》
“原轸”也就是“五大臣”之一的先轸。《左传》此时称呼他为“原轸”,意味着原邑被赐予了先氏家族,所以先轸才能以封邑为号。晋文公要封赏先轸,只能拿出公室直接掌握的土地,而不可能将别家大夫的封邑转赐与先轸。
因此,公元前635年赵衰出任“原大夫”只能被视作受任原县县宰,而不能认为是获封原邑。
到公元前596年,先轸的曾孙先糓勾结赤狄侵犯晋国,先氏家族遭到族灭,原邑也被晋君收回。收回的原邑后来又被晋君赐予了赵衰之子赵同——故《左传》称其为“原同”——辗转两次易手后,原邑才终于成为了赵氏的家族产业。
《国语》径呼“赵衰”为“原季”,或是因“原同”之称而致误,或是赵氏后人对先祖的追尊。
公元前635年,原邑刚刚被并入晋国的时候,为何任命赵衰为首任原县县宰?《左传》说,这源于勃鞮的建议:
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对曰:“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传》
这段话的意思是,晋文公向勃鞮征询意见,第一任原县县宰由谁出任为好。勃鞮提醒文公,赵衰作为大臣的一员,颇有功劳,此时却还未获奖掖,不如让他出任原县县宰。勃鞮是不是真的出于酬报功臣的好心才建议让赵衰出任原县县宰的呢?我以为未必。《国语》载:
胥、籍、狐、箕、栾、郄、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
——《国语·晋语四》
这段记载非常重要,因为它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晋文公初政之时晋国的权力结构特征:官分三等,中央由胥氏、籍氏等11家世袭贵族联合执政,尚未分宗的公室子弟则留在宫廷中负责国君的亲近事务。挤不进这两个名单的官员才会被任命为地方官吏。《左传》载:
(公元前635年)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传》
作为留守大臣之一的勃鞮向晋文公举荐赵衰出任原县县宰,等于将他放逐出国都,排挤于11家贵族之外。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赵衰之所以遭到排挤,与他的姓氏无关。因为据《风俗通》的说法,执政11家贵族中的柏氏(也称“伯氏”)与赵氏同出嬴姓,也是异姓贵族。赵氏不能享受与柏氏相同的待遇,怪只能怪赵氏家族在晋国政坛的根基太浅。
原县邻于温县。与赵衰同时被任命为温县县守的狐溱是功臣、上军主将狐毛的儿子。赵衰本是追随晋文公国外的功臣集团中的一员,身份同于狐毛。可此时论功行赏,却要降格一等,只能享受与狐氏家族的儿子辈相等的待遇,赵衰在晋国朝廷中是个什么分量,再没有比这更真实的写照了。
03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史记》对公元前635年前后赵衰在晋廷的地位缺乏准确的描述。司马迁的认识之所以偏差这么大,原因很可能是受到后世晋国文献的影响。
因为赵衰的儿子赵盾曾经担任晋国的中军元帅长达20年之久,赵氏在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晋国首屈一指的政治豪门。后人扬眉吐气,自然要极力歌颂先祖的功劳。而旁人追忆前史,又不免因赵家的煊赫声势而混淆了视听,拔高了赵衰的历史地位。
比如《左传》记载,赵衰去世的一个世纪后,晋国大臣叔向回忆文公一朝政治时说:
“我先君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好学而不贰,生十七年,有士五人。有先大夫子余(赵衰)、子犯(狐偃)以为腹心,有魏犨、贾佗以为股肱。”
——《左传·昭公十三年传》
在叔向的“记忆”里,赵衰不但是晋文公的心腹大臣,而且是排名超越狐偃的天字第一号心腹大臣。从文公初政,狐偃任上军副将、赵衰任原县县宰这尊卑悬殊的任命看,叔向所言显然并非事实。
可狐偃之子狐射姑后来因与赵衰之子赵盾争夺中军元帅一职失败,逃亡国外,狐氏家族从此没落,剩下赵氏一家独大。
儿子们的胜负反过来影响到老子们的历史地位也跟着掉了个个儿。这样曲解前史的谬误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直到今天仍然对历史学界的晋国史研究发生着负面的影响。
比如2015年出版,由李孟存、李尚师二位先生合撰的《晋国史》就还囿于《史记》的见解,认定赵衰是晋文公集团中仅次于狐偃的“二号人物”。
一人践祚,鸡犬。赵衰在文公初政、论功行赏的时候遭遇了如此不公平的对待,与他有连襟之谊的晋文公为什么不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呢?
我认为这里头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追随晋文公的功臣集团离开晋国的时间太长了,而他们留在国内的家族成员又曾遭到过前任晋君即晋怀公子圉的残酷清洗。
虽然这些人忠心耿耿,但他们对晋国政坛的影响力相对有限,比不上国内的留守大臣们。在利益分配时不向留守大臣做出适度倾斜,晋文公难以稳定政局,尤其难以有效地控制。
其次,原县和温县虽然远,但从地缘战略上看,却是晋军南下太行,通向王畿的咽喉要道。晋文公要称霸天下,就必须接过齐桓公那杆“尊王攘夷”的大旗。而只有牢牢控制住东周王畿,晋国才有资格举起这面旗帜。
既然原县、温县如此重要,晋文公当然得委派两位政治忠诚、精明干练的大臣坐镇两地。所以勃鞮提名赵衰出宰原县,虽然明晓得他可能有排挤赵衰,为留守大臣腾地方的私心,晋文公还是顺水推舟地同意了。
参考文献:
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徐元诰《国语集解》
三国演义,武将前三排名是哪几位
过去民间有传谣:“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曹八魏九刘备”。不知对否。
为什么凤雏庞统不像诸葛亮等着别人三顾茅庐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179——214)。庞统,师承叔父庞德公,与诸葛亮齐名。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等为友。看看这些同学就可以知道他庞统是啥样的人了!赤壁大战,一条连环计突显出凤雏的才智。凤雏卧龙得一人者可得天下!当然了,这句话可能是庞德公推销自己的学生侄子而打的广告吧!有个笑话,传闻左慈游访庞德公的时候见到庞统。左慈看了庞统半天说:这娃儿才智超人,可惜啊,是个短命鬼!后来果然被“乌鸦嘴”说中:庞统,36岁死于雒县落凤坡!
为什么庞统会自荐而不是像诸葛亮那样等着别人去请呢? 史上描述庞统:少时朴实,无人识者。也就是长得憨厚老实,没有一个精明的外表,所以说看起来好像不咋的。颜值分拖垮了才值分!
首先,我们说一说当时的社会环境。
孙权,世居江东,手下能人异士多不胜数。其时,孙权刚刚继位,内政未稳,外患又起。他虽然爱才,但是却是无暇他顾。才18岁的娃儿呀,多能干多聪明也有任性犯错的时候嘛!貌不惊人的庞统没有引起孙权的注意就不足为奇了!
在江东受到冷落的庞统为什么不去投曹操呢?各位想想,曹操的智囊团何其庞大啊?戏志才、郭嘉虽然死了,还有荀彧、荀攸(荀攸那时还没有过世)、程煜等,对了,还有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贾诩!庞统去了会招人待见吗?诸葛亮在刘备那里,庞统去了孙权或者是曹操那里都会和诸葛亮对立,自家哥们,有什么本事都清楚,何必呢?
所以,庞统只有去刘备那边了!但是,刘备是不可能再来一次三顾茅庐的。那样做诸葛亮会吃醋吗?关羽张飞在请诸葛亮的时候就烦透了,如果再这样去请一个貌不惊人的庞统,还不烦死了啊!
庞统只有去投刘备,这才是最好的最明智的做法!他跟诸葛亮的战略目标相同,如果两人通力合作,不难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功业!
《三国演义》中的灵魂人物是谁
是刘备,其原因:
一、刘备是汉朝的代表人物。
当年,刘备见汉献帝时,后者在朝庭上当面称其为皇叔。从此,刘备的大名响遍天地,是汉朝末期的代表人物。事实上,刘备也一直是为恢复大汉朝奋斗终身。
二、《三国演义》的主题。
首先,《三国演义》的主题是:魏国想统一蜀、吴,后者为求自保,只能联合抗魏。后来,蜀、吴灭亡,魏国统一全国,该小说剧终。
其次,蜀国的建立与发展,诸葛亮的智,关羽的义,张飞的猛,赵云的武艺高强等。
吴国皇帝的平庸,将领的本领较强,周瑜的心胸狭小,黄盖的苦肉计,陆逊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后知难而退等。
魏国的强大,曹操的奸诈,司马懿的聪明,且兵多将广,疆域辽阔。
三、《三国演义》留给后人诸多的至理名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诸葛亮是未卜先知,曹操是事后方知,蒋干是事后仍不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赔了夫人又折兵等。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汉朝后期朝庭公然大肆地卖官鬻爵,且明码实价,导致了庙堂之上大批有钱的庸人当上官,无钱的能人身居草野,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虽然,汉献帝和刘备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但为时已晚,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即使有天下最好的谋士(如:庞统、诸葛亮、姜维等)和武将(关羽、张飞、赵云等)的竭力帮助,也无力回天,这说明了人心倒了,再也扶不起来了。
综上,《三国演义》的灵魂人物是汉朝的继承、维护和恢复者刘备。
刘婵临幸了张飞的2个女儿,却为何不要仪表
刘禅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相信大家对他不陌生吧?人们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说白了就是烂泥糊不上墙。
刘禅最著名的笑话就是“此间乐,不思蜀”这件事。
意思是蜀国灭亡后,刘禅成了魏国的俘虏。当时魏国权臣司马昭想试探刘禅是否有复国的野心,于是安排了一场蜀国歌舞。
刘禅看得不亦乐乎,而蜀国大臣因看到家乡戏,思乡之情油然而泪流满面。
这时司马昭问刘禅:“思蜀否”?刘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这就是一位曾经帝王的表现。
有句话叫做知子莫若父,三国中刘备识人之能远胜诸葛亮,他对长子刘禅这点水平心知肚明。
刘备想到自己百年之后谁来照顾儿子这一问题。
刘备心想:“当务之急就是为儿子找一个好丈人,如果能和关、张哥俩联姻最好不过了。”
此时刘备想到了张飞的大女儿,张家大女儿和刘禅年龄相当。更重要的是刘备想到了一箭双雕,既能和张飞联姻,又和魏国搭上了关系。
这样一来,张飞能保护儿子,同时也免得以后魏国对儿子下死手。
这个问题还要从张飞夫人说起。张飞的老婆夏侯氏是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渊曾在荒年舍弃自己的幼子,救活了已故弟弟的女儿,此人便是张飞的夫人夏侯氏。
另外夏侯渊既是曹操的族兄弟又是连襟,这种关系可谓亲密无间。
刘禅娶了张飞之女就等于跟曹魏有了姻亲关系。这样一来,即便蜀国灭亡,看在连带关系上魏国也不会对阿斗下死手。
行文至此,我不得不感慨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基于这种想法,公元223年,张飞的大女儿成了刘禅的皇后,史称敬哀皇后。
时光如流水,转眼30年过去了,公元237年,正值风华正茂的敬哀皇后病逝,一年后,刘禅又把张飞的二女儿立为了皇后。
当时人们就纳闷了,刘禅可以选择的女人很多,比如关羽的三女儿关银屏也很漂亮。
为何刘禅连娶张飞两个女儿,却不娶关羽的三女儿呢?
原来这里面有三个原因,其一张飞的小女儿确实很漂亮。
大家其实都误会张飞了,认为他是一个又丑又粗鲁的男人。
其实不然,正史中张飞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其夫人夏侯氏是他在一次野营偶遇抢过来的。
由此可以想见夏侯氏之魅力,如果不漂亮张飞不会霸王硬上弓的。
夏侯氏的颜值和气质了得,有如此强大的基因,张飞的两个女儿都是绝色美人,刘禅选择二女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二刘禅不选择关羽的三女儿关银屏,是因为她的父亲关羽把荆州丢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等于说把蜀国北伐的路堵死了。
事实却也如此,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尺寸之功,就是关羽丢失荆州所致。
蜀国出荆州北伐是最捷径的一条路,结果让关羽弄丢了。
即便刘禅不计较二叔丢失荆州之事,我估计他也不会娶关小姐。
这是因为关羽死于东吴之手,关小姐有虎女之称,一直要为父报仇,并师从赵云学武,有这样的皇后在背后吹枕头风,蜀国危矣!另外懦弱的阿斗又怎能驾驭如此烈女?
其三就是当时关小姐已经心有属,据说她嫁给了蜀国名臣李恢之子李遗为妻,作为一国之君的刘禅又怎能横刀夺爱呢?
综上所述,由于诸多原因,刘禅最终和关羽之女——关银屏失之交臂,最后连娶了张飞两个女儿。
文/秉烛读春秋
如何评价三国蜀汉最后皇帝刘禅的“乐不思蜀
要评价蜀汉皇帝刘禅的“乐不思蜀”,就要评价下刘禅本人。
在世人的心目中,刘禅是平庸昏聩之君,在市井街头的平头百姓眼里,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之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因刘禅小名为阿斗,于是在我们国语的形容词中,又多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阿斗真的扶不起吗?他真的是个昏庸、愚钝甚至有些弱智的君主吗?《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射君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刘备意思是连诸葛亮都称赞刘禅“智量甚大”,比想象中聪明,我还有啥担忧的?表示鼓励。诸葛亮不会阿谀奉承,刘备不会不识人,陈寿也不会弄虚作假,所以,刘禅绝不是像传统观念中那么。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事实上:“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纵观历史,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董事长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的时代,能执政这么久,刘禅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历来各方专家对后主刘禅的评价一直囿于暗弱、贤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一个诟病就是不战而降、苟且偷安。话说曹魏兵围成都,刘禅心里很清楚要是抵抗,士兵的伤忙一定会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为了保全子民,刘禅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开门投降。刘禅投降后,北上到达洛阳,被封为安乐公。这样一来,刘禅多了一个的骂名,却保全了百姓的姓名财产,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对于刘禅不战而降,实乃“全国为上之策”。刘禅这样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政治家,与“打肿脸充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语,他没有为一己私利,而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
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刘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对蜀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某个西方的著名文学家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在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
“乐不思蜀”一个词语让刘禅彻底被定格为一个反面人物,被认定是个没皮没脸的窝囊废,从而对其进行口诛笔伐。刘禅降魏后,司马昭在一次大宴蜀国君臣时,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音乐,以观察刘禅的反应。蜀国旧臣听后无不现出悲慽之容,只有刘禅一人不悲反笑,开心得不得了,活脱脱是一个缺心少肝、苟且偷安的皮相。司马昭当时就跟人说,一个人没有心肝怎么可以到这种地步!后来司马昭又去问刘禅,说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马上回答:“此间乐,不思蜀。”正是刘禅所释放的一个烟雾弹,给司马昭留下了:“我无忧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在当时的环境中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堪称上上之策。在这个问题上,刘禅实在是一个能称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主导文化氛围里,人们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似乎只有干得轰轰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刘禅投降后在洛阳的一段表演,为他博得了“全无心肝”的臭名,从此“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就算牢牢地扣在了他的头上,甚至连他的名字刘禅(Shàn),我们也经常错误地读成Chán,可见世人对他的误解之深了。
历史跟现实一样,你越是正着看,越看越是雾里看花,糊里糊涂;假若你颠倒过来,倒也能看出个一二来。在魏蜀吴三个集团中,刘禅领导的蜀国一直处于弱势,然而41年来,刘禅能知人善任,公司稳固发展,重现实轻面子,使百姓免受战争涂炭,要是阿斗真的扶不起,又怎能做到这点? 综上所述,蜀汉皇帝刘禅有容人之量、头脑清楚、知人善任,而且,乐不思蜀并不等于没皮没脸,所以,刘禅不是昏君。
形容话没有说完,早已睡着的成语有哪些
割须弃袍
()手可得的成语是什么
展开全部
正史的三国和演义的三国差别在哪里
首先正史的三国是指陈寿的《三国志》,是列入史籍的,演义的三国是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小说,属于文学,《三国演义》虽是文学作品,但它也是一部历史小学,其历史背景。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基本上都来自《三国志》。所谓七分实三分虚比较中肯,小说进行了加工创作,使它具有文学性、可读性、趣味性,使历史人物个性鲜明,人物丰满,故事情节充满传奇色彩,给读者带来愉悦和欢乐。反观《三国志》由于属于史籍,记载的比较简单,呆板,况且有不少遗漏。因此南朝人裴松之在作注中增加了多于原书三倍的内容,使原书更为完整。小说基本上全部采纳了裴注,再加上流传于民间的三国故事,因此这一部分区别于史书。其次,史书与小说在历史观上存在一些差别。史书基本上力挺曹魏,是作正统一方记载的,吴、蜀作为偏侧角色,这在《三国志》中表现的比较明显。而演义则秉承了宋代以来的历史观,拥刘抑曹更为明显。再次,由于小说的功能和普及,演义被列为古典名著,拥有大量的读者,因而小说给历书增添了不少光彩,不是《三国演义》的轰动效应,又有多少人去关注《三国志》呢?现在有一些不成熟的读者,非要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小说误导了读者,骗了大家,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小说里的故事。其实历史和观点都是根据历代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不断改变的,史书也未必就是金科玉律,陈寿的背景、师承、际遇、与不为人知的地方也曾引起后人对他作史观点上的不少质疑。因此,用《三国志》来否定《三国演义》的论调是不可取的。演义与史籍区别在于体载的不同,在于观念上的差别,在于读者认知上的差别。略书浅见,贻笑大方,敬请指正!
《三国演义》人物的狠人狠话,你最喜欢哪3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虽说这句话和我国的传统美德不相符,但这句话很有气魄,敢于担当!撕破人性虚伪面具,显示一个有血性男儿的真性情。敢作敢当。